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,也是農夫們開始忙碌的時分。這天農牧組的俊明哥準備要做兩件事,一件是替先前播種的芝麻灑有機農藥,另一件則是要播種黃豆,這兩項作物對向陽園而言都是新嘗試。由於天氣不太穩定,農牧組的夥伴們得要抓緊時間播種。
俊明哥在播種時提到,「先前我們試種的時候結果發現發芽率不好,因為鳥都來吃,存活率真的不到一成。可能就是要人顧或是做警示帶這樣子。」
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,也是農夫們開始忙碌的時分。這天農牧組的俊明哥準備要做兩件事,一件是替先前播種的芝麻灑有機農藥,另一件則是要播種黃豆,這兩項作物對向陽園而言都是新嘗試。由於天氣不太穩定,農牧組的夥伴們得要抓緊時間播種。
俊明哥在播種時提到,「先前我們試種的時候結果發現發芽率不好,因為鳥都來吃,存活率真的不到一成。可能就是要人顧或是做警示帶這樣子。」
年後開工的第二天,農牧組依舊忙碌,絲毫感受不到連假後上班的慵懶氣息。今天是春作紅藜的點播日,俊明哥打算帶小謝到後頭幫忙,不過從昨晚開始下起雨,令他有些擔心年前在田地開出的小溝會不會因此被水沖垮,但農夫本來就是見機行事,俊明哥於是趁著雨勢漸歇,載著一袋袋以麻布袋裝好的雞糞混粗糠肥料,先為接下來準備種植薑黃的地提供滿滿的肥份,希望收成時能夠看見豐收的景像。
俊明哥開著農務車緩緩行進,車子得要從鎖著的鐵柵門才有辦法通過,但小謝卻忘記解鎖的密碼,俊明哥只好笑著無奈的下車幫忙開鎖。
向陽園北面有一條路能夠通往栽植農作物的田地,這幾塊田和蛋雞並列向陽園的命脈。
這些地花了工作人員們數年的時間,用智慧、用耐心與大自然所賜下的土地條件周旋,向陽園的土壤條件雖差強人意,但這些年下來,經過了經驗的沉澱及累積,工作人員們為貧瘠的土地開出一條生路。儘管時常得看老天爺的臉色決定收成景況,不過比起一開始的荒煙蔓草,向陽園的耕種之路已開始步上軌道,放眼所及可見萌發的綠意。
2014年以前,向陽園的景況還不如現在繁榮,和台北榮民總醫院租下這塊「志學向陽社區」一開始,觸目所及都是因榮民伯伯們逐漸凋零而百廢待興的情景,然而唯有生命能夠培育生命,向陽園的工作人員們便以農牧起家,讓這座後來成為社區身心障礙者學習場域的綠自然農場,成為許許多多生命的庇蔭之地。
農牧可以說是向陽園立園的根基,然而光是要與大自然賜下的先天惡劣土壤條件磨合,即使過了4年,工作人員們仍持續努力。
搭乘院內交通車來到向陽園,下車前,載我們上班的瀚元大哥要大家先做逃生演練,因不久前的火燒車事件讓人餘悸猶存,因為意外總是來得猝不及防,平常就做好防範以及熟練自己搭乘的載具逃生方式,是很重要的一件事。
時序逐漸步入真正的夏天,春末夏初慣有的陰晴不定,讓很多人在最近都傷透腦筋。
向陽園後方種植的紫玉米迎來收成的時間。一大清早,俊明大哥跟漢傑大哥便全副武裝前往採收。晚到的我差點慢了一步,就錯過這三個月一次的玉米收成,而這次是這塊地的最後一次採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