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、辣椒、甜椒、蔥、豌豆……黎明教養院樂立班這天來到向陽園採收蔬菜,準備來場大豐收,由於隔天就是元宵節,茼蒿的採收更是今天的主要課程。溫暖的網室內,田埂上的茼蒿整齊排列,數量足以提供全院的院生一起享用鹹元宵大餐,而其他同學在外頭忙碌時,喜歡貓咪的念念最先來到網室和鋒哥一起工作。

「小蘿蔔頭來囉!」也許是看見另一條田埂種的蘿蔔,念念高呼一聲,之後蹲下來用剪刀仔細剪去茼蒿的莖葉。

鋒哥在旁提醒,「喵咪啊,爛葉記得要挑掉喔。」

undefined

念念迅速的剪下茼蒿並放進桶子裡,過程中不時會把茼蒿連根拔起再剪去根,讓鋒哥趕緊提醒「不要把根拔起來,直接剪就好」,不一會兒,翠綠的茼蒿就裝滿桶子。

遇到葉子上有蟲,念念還會憤慨的說「可惡的蟲」,一邊甩甩茼蒿試圖想把蟲甩下來。念念整個人投入在田間的作業情境裡,雖然汗流浹背,還是堅持到最後,和其他較晚來到的同學一起合力收完所有的茼蒿,最後帶著裝滿袋子的茼蒿和其他同學會合。教室裡,院生們正在挑蔥,其他人陸續將豐收的戰果放在地上,一旁的季怡老師說,收成的蔬菜如果有到一定的量便會交給廚房,至於少量的蔬菜則是會給當月負責賣菜的班級秤重、包裝,最後再推推車逐層推銷給有意願購買的教保員們,訓練院生簡單的數字概念,以及如何推銷產品。

回去休息之前,瑞瑞跟老師說「來這裡心情都好好」,除了大自然本身的療癒,近年來與植物互動而得到的成就感,也正一點一滴改變院生們的心靈。

undefined

藉由和植物互動而達到療癒目的,是園藝治療進行的核心方式。今年的3月和5月每個星期四下午,向陽園和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合辦的「園藝治療師培訓課程」,在這塊綻放綠意的綠自然照顧農場悄悄進行。過去花東地區有志於成為園藝治療師的民眾,得台北、花東兩地奔波,而得知今年園藝治療課程有了花蓮場,不少花東朋友開心不已,也明白這是得之不易的機會,報名開放不久後便迅速額滿。

保健植物類園藝課程,第一、二堂課來替學員們上課的,是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秘書長黃盛瑩老師(小黃老師)。擁有教育心理背景的她投身於特教領域32年,今年是她擔任園藝治療師的第八年,她提到園藝治療在台灣而言是相對年輕的輔助治療方式,實習時數需長達200-500小時也讓獲取園藝治療師證照,成為一條漫長的路。

「園藝治療的重點在人,植物是介質,只了解植物而不了解人,在施行方案的時候可能會傷害到人。」過去一直在服務「人」的小黃老師這麼說,她也簡單提到園藝治療的真諦為何:「輔助治療透過方案和介質來表達內心,在園藝治療中植物就是介質。植物是生命體也是園藝治療師的夥伴,這個夥伴可以陪伴服務對象,園藝治療是生命體與生命體對談的過程。」而小黃老師也以自身經驗告訴學員們,比起認識這個植物叫做什麼名字、有什麼功用,敞開心胸去觀察這個植物的香氣和顏色,才是重要的。「植物是要和內心對話,而不是認知對話!」

undefined

為了讓學員更能夠體認這番話的意境,小黃老師以一張粉彩紙、一片葉子和一隻彩色筆幫助大夥兒進入狀況。拿著葉子,小黃老師請學員「打開感官與葉子對談」,觀察葉子的外型與特質,也和葉子對話。每位學員都認真和自己的葉子打好感情,更有學員把葉子親暱的貼在額頭上,以肌膚感受葉子的溫度和觸感。時間一到,老師將葉子收回後請大家憑印象畫出自己的葉子夥伴,每一位學員用心描繪後,小黃老師請大家到台前找回葉子夥伴,每個學員懷抱點困惑在幾十片葉子中,如大海撈針般找尋屬於自己的那一片。

「哇,結果有點小。」「你好厲害,剛剛好!」……將葉子放在一旁比對後,各式各樣的討論此起彼落,老師接下來又請學員在旁邊畫上手印,並且為自己取一個植物名。繁星花、流蘇、桂花、葡萄、馬齒莧……多如繁星的植物在小小的教室處處盛開,小黃老師也請各組植物名最長的人擔任組長,也請組長數自己的組員有多少人,而這些都是日後學員們可以運用在教材方案中的小撇步。遇到失智長輩時,畫有手印的名牌可以讓長者到處比比看,尋找哪個是自己的名牌,一方面加強認知,一方面也讓長輩們能夠活動四肢,而數組員時也可以讓長輩多一份活絡腦袋的機會。

用膠帶貼好葉子後,學員們在紙後寫上自己的「學名」方便辨識,接下來小黃老師請大家估算15人團體的一堂課,像這樣的活動材料費會需要多少?園藝治療課程除了設計課程方案以外,最實際的便是材料費,而平衡材料費的多寡及課程帶給服務對象的樂趣,兩者之間的比重往往也是需要拿捏的。

undefined

小黃老師侃侃而談自己帶課程的經驗,譬如一次帶小朋友時,有請小朋友尋找有溫度的石頭,如果是一般人的話可能馬上就會質疑石頭有沒有溫度,然而小朋友的回答是:「老師,什麼是溫度?」

「溫度是一種感覺,是一種溫暖而讓你喜歡的感覺。」小黃老師說,「我讓他們去找有溫度的石頭不是在意那個『溫度』,而是要讓小朋友去『感覺』。」讓課程中或是大自然的素材直接與服務對象連結,是設計課程時必須考量到的一點,而園藝治療課程最重要的一環,便是將團體帶入大自然。

看過不同族群的上課案例後,課程進入認識這堂課的保健植物主角--左手香。左手香葉片肥厚長有茸毛,擁有獨特的香味,老師先是發給每人一片葉子,讓每個人在掌心中拍打出汁液來,教室裡頓時「啪啪」聲不絕而耳,小黃老師請學員們將充滿汁液的掌心覆在眼皮上,「左手香有消炎作用,有人眼皮比較敏感就不直接用葉子敷。」眼睛癢或發紅時就能夠派得上用場,除此之外,蚊蟲叮咬也能夠抹左手香。

undefined

老師教大家製作左手香糖漿,將擦乾的葉子塞進玻璃廣口瓶,接著裝進冰糖,並且將葉子和冰糖向下壓到緊實。蓋上蓋子後放置一段時間,直到冰糖完全溶解於左手香後,左手香糖漿就完成了。而現場工作人員也將葉子和新鮮柳橙汁打成左手香柳橙汁,每位學員都拿著水杯排隊,喝完以後莫不讚賞果汁的美味。這時,秀玲姐剛炸好的炸年糕端上桌,一手果汁一手點心,香氣與味蕾的雙重享受讓學員們心情愜意。

脣形花科的左手香,梗不是圓形,而是菱形的。學習扦插左手香時,小黃老師先讓學員觀察左手香的特性,設計屬於自己的盆器,接著再依序裝進既吸水又排水的發泡煉石、混合珍珠石的培養土、提供礦物質的蛭石,並將葉子修剪乾淨的左手香斜斜扦插進土裡就大功告成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小黃老師也提到園藝治療的實習方法,實習階段為園藝治療技術師(HTT),需要跟著註冊園藝治療師帶課時實習,練習觀察、評量、寫報告接著討論,時數大約需要200小時。接著要成為註冊園藝治療師(HTR)則需要200-500小時的實習時數,需要練習寫方案、計劃。另本身已在機構服務的HTR,若想在自己服務的機構開課,則需要寫方案、觀察報告讓督導審核,一個課程四分之一的時間都要有督導參與。

「這樣還不灰心?」小黃老師打趣的笑說,「其實把自己丟進去,就能發現從服務對象身上得到很多療癒。我所服務的每個族群,都是『我』,例如失智老人就是失智的我,發展遲緩是智能低落的我,肢障的朋友就是行動不便的我,這些都是我。在園藝治療的過程我不只被植物療癒,被人療癒得更多。」實習乍看之下漫長,從小黃老師的角度看來,實習也是一種審視自我、發掘自我的過程。

undefined

四個小時的課程轉眼間便結束,走進沐浴在陽光中的花園,放眼所及是錦簇的花團與無盡綠意。不僅是教養院院生每周前來向陽園進行農藝課程,向陽園的綠療組將園內的香草植物帶到許多據點,讓失智長輩從喝香草茶中嗅出過往記憶,也實際陪伴長輩扦插薄荷、裝飾盆栽,以嗅覺與綠色療癒為起點的課程,或是讓植物成為拼貼素材促進創造力及創造力,這些綠色植物無形之中也成為樞紐,連結過去與現在的記憶。

還記得這天一早,就看見文鳳老師戴著斗笠在花園忙碌,收集課堂的葉子素材,她說:「考取園藝治療師是我的夢想。」聽到這樣的話時,我也想起之前她分享過她的職業病--「看到哪裡有困難就去哪裡幫忙」。而綠療組的夥伴們在上完園藝治療課程後,預計會帶著志工將服務帶入社區幫助長輩、學童,令人期待經過八週一共32小時的課程後,向陽園的綠療服務會有何種不同的風貌,讓綠自然與社區擁有更緊密的連結。

undefined

arrow
arrow

    黎明小文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